2012/11/02 禪易畫會會長 、 藝田畫會執行長 、 (台灣)中國藝術協會 副理事長 蔡豐名 藝術家 出席 在河南 洛陽 白馬寺 佛光藝緣 第三回 國際書畫邀請展
展期 : 2012 年 11 月 02 日 至 11 月16 日 白馬寺 釋源美術館 .
台灣入選 參展作品 : 心經山水國畫 雨農齋主人 、 藝田畫會會長 王太田 山水國畫 ,禪易齋主人、 禪易畫會會長 、 中華易經學院研究所所長 蔡豐名 作品 , 愛蓮說書法 (台灣)中國藝術協會 理事長 于百齡 , 中國藝術協會兩岸文化藝術交流部部長 陳文彥 禪靜心書法作品及 德國 金岳祺 書法 、中國 郭貫貞、 張學文、李勇逸 、韓玄真、徐澄 、郭利光、雪禪(釋空慧)、趙志廣 、釋常清方丈、洛陽妙玄居士 等書畫名家作品 等 .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
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白马寺建寺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尤以武则天时代兴建规模最大。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游览白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伟、庄严的殿阁和生动传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领略几处包含有生动历史故事的景物。
在佛教传入中国的2000年间,白马寺已经历多次的兴衰,大凡统治者信奉佛教的,白马寺就兴旺发达,反之,白马寺就遭受灭顶之灾,加上中国历史上接连不断的战乱灾难,白马寺多次遭到严重的破坏。尤其在“安史之乱”时,唐肃宗李亨向回纥英武可汗乞援,回纥兵攻进洛阳后大肆烧杀掠抢,报酬是收复西都长安时所有美女财产任凭回纥人奸淫烧杀和掳掠回国。后来由于害怕洗劫长安会引起东都洛阳人民恐慌而为安庆绪死守,而改为洛阳,西历757年洛阳被血洗一次。再后来李亨密谋杀掉降将史思明,阴谋败露史思明再度叛变,李亨儿子李豫效法父亲的做法以相同条件向回纥乞援,西历762年回纥军队收复洛阳,短短5年内洛阳汉族人民被“圣君”请回来的外族人蹂躏两次。
西历757年,回鹘获得了在以东都为圆心,半径200华里范围内的地区合法奸淫掳掠的机会,这些后来信仰回教的士兵没有放过这个掘地3尺的大好机会。洛阳城中许多富户人家躲进白马寺避难。本以为佛祖能保佑他们,谁知回纥兵不信佛,纵火烧了白马寺,仅躲在清凉台楼上的无辜百姓就逾千人,建寺庙的木材和着人油人膏一起燃烧,惨状让人不敢想象。据史书记载“伤死者万计,累旬火焰不止”。繁华盖世的东都,一百年间一片荒凉。如今,在清凉台西侧尚存几个唐代的石础,见证了那1200多年前的灾难。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投宿白马寺,写下“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的诗句,可见白马寺遭受兵燹之后的惨败景象。“文革”中白马寺再次遭到破坏,更是一片萧条,现存的遗址古迹多为元、明、清时所留。上世纪七十年代,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要来白马寺参观,白马寺又一次得到重建的机会,此后经过几次修建,原有的建筑规模逐步得到恢复,但与武则天的鼎盛期相比,还略逊一筹。
相传东汉明帝曾经梦见一个从西方来的高大金神,第二天便召集大臣议论。有人认为,金神即是西方的佛。明帝认为有道理,于是派使者去西域求佛。这些使者在大月氏遇见了迩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天竺高僧,于是迎还洛阳,同时还用白马驮回了佛经、佛像。
第二年,由官方营建一座寺院,取名为白马寺。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它在汉语系佛教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白马寺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东12公里处。寺前有一对著名的青石圆雕白马,为宋代遗物。山门内东西两侧柏树林内,有迎叶摩腾、竺法兰两位天竺高僧的墓。唐朝武则天时,曾大修过一次。当时香火很盛,大小和尚多至千人。此后元、明、清各代亦都进行过修缮和增建。白马寺现存寺宇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寺内南北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主要建筑。大佛殿内悬挂的一口重5000斤的明代大铁钟,声音洪亮。它与洛阳东门城楼上的大钟频率一致,只要白马寺钟声一响,城楼大钟便产生共鸣,故有“白马钟声,洛阳西应”之说。大雄殿内采用夹经干漆方法制成的元代佛像,是洛阳现存最好的塑像,其中十八罗汉的造像土艺是目前国内最精致的一例。寺内曾有一座高2.16米的弥勒菩萨玉石像,十分珍贵,可惜已被盔往美国。
白马寺北依邝山,南望洛河。绿树红墙,梵殿宝塔,使此地格外地庄严肃穆,清幽绝俗,历代为佛教圣地和游览名胜。白马寺建成后,洛阳佛寺逐渐增多,到西晋时,全国128寺,洛阳即占42寺。五胡十六国时期。洛阳成为佛教中心。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佛教风行,佛寺骤增,洛阳最多时佛寺达1 300多所,其质量和规模也都不同寻常。现在,我们从《洛阳伽蓝记》里,仍可看到杨街之对当时洛阳佛寺繁盛景象的追叙。白马寺寺内现设有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每逢假日,来该寺进香或游览的人都数以万计。
在古色古香的白马寺山门内大院东西两侧茂密的柏树丛中,各有一座坟冢,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东边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西边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这两座墓冢的主人便是拜请来汉传经授法的高僧──迦什摩腾和竺法兰。石碑上的封号是宋徽宗赵佶追封的。在清凉台上还有二位高僧的塑像,它们寄托着中国佛门弟子对二位高僧的敬慕之情。
被称为“空中庭院”,是白马寺的胜景。
清康熙年间,寺内住持和尚如诱曾作诗赞美道:“香台宝阁碧玲珑,花雨长年绕梵宫,石磴高悬人罕到,时闻清磬落空蒙。”这个长43米,宽33米,高6米,由青砖镶砌的高台,具有古代东方建筑的鲜明特色。毗卢阁重檐歇山,飞翼挑角,蔚为壮观,配殿、僧房等附属建筑,布局整齐,自成院落。院中古柏苍苍,金桂沉静,环境清幽。相传原为汉明帝刘庄幼时避暑和读书的处所,后来改为天竺高僧下榻和译经之处。
在古塔中独具特色,不可多得。齐云塔前身为白马寺的释迦如来舍利塔,现在的齐云塔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为洛阳现存最早的古建筑。白马寺中种有许多石榴树。白马寺的石榴汉魏时曾誉满京师。石榴原产于安息(今伊朗),在汉代同佛经、佛像一起传入中国,并最多在洛阳、长安落户。当时人们赞美石榴,把它作为中外人民交往的标志,石榴的身价倍增,白马寺的石榴,亦有“白马甜榴,一实值牛”的说法。白马寺作为我国第一古刹,在中国佛教史和对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