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政黨主席 及 書畫家 鹿港一日遊

TTMIT 台灣高階管理全球經貿協會 暨  中華民國天文理數學會  輔導理事長  蔡豐名  藝術家  一行  受邀 鹿港一日遊
 到達 鹿港  大家先到   張文宗   教授 畫室
 長笛百變天后  華佩 吹奏  使用 市價二百萬 長笛 供大家欣賞




 華佩 長笛百變天后 與  (台灣)中國藝術協會  副理事長  蔡豐名 及 江隆芳 油畫家 合影


 鹿港桂花巷藝術社區   禪易畫會會長  蔡豐名   藝術家   在此拍照紀念


 中華易經學院研究所所長  在  鹿港  關帝廟 前 拍照留念















2014/01/01 TTMIT 台灣高階管理全球經貿協會 創會理事長  及  中華政大(NCCU)企經管理協會 資深理事長  禪易畫會會長 蔡豐名 藝術家 與 國內 政黨主席  及 書畫家 們 一同 到台灣 中西部一日遊 .

鹿港鎮隸屬於臺灣彰化縣,西靠臺灣海峽,東與秀水鄉相鄰、南與福興鄉相鄰、北與線西鄉和美鎮相鄰,面積達39.4625平方公里,人口8.6萬人,為彰化縣人口第4多的鄉鎮市,與緊鄰的福興鄉形成雙子城結構。
「鹿港」或「鹿仔港」地名來源四說
  1. 臺灣中部一帶昔時多鹿,常有鹿群聚集海口草埔,故名「鹿仔港」,後來簡稱「鹿港」。臺灣西部平原,從荷蘭據臺時期到清初,鹿群遍佈,那時有不少從事鹿皮、鹿脯的買賣者。當漢人從鹿港上岸之後,很可能看到海港附近有鹿群,於是稱之為「鹿仔港」。而「仔」字又是漢人慣用字眼,至今仍有地名曰「崙仔頂」、「橋仔頭」等。
  2. 鹿港一帶早年為平埔族巴布薩族(Babuza)之居地,平埔族Rokau-an一語的轉譯。
  3. 地形似鹿,故名「鹿仔港」。
  4. 據說昔日這個地方是米穀集散地,因為用來儲存稻穀的方形倉庠稱為「鹿」而得名。根據鹿港鎮公所編印的《地名釋義》:「雍正6年彰化縣設立倉庠於鹿仔港米市街西畔,門首有匾曰:天庾正供(彰化縣誌道光版載有此事,計得倉庠一十六間),因廩之方者曰鹿,竊以此命名曰鹿仔港。」在清朝福建一帶,確實有「鹿港米」的專有名詞流傳,鹿港也有一條街叫做「米市街」,今名「美市街」,可知鹿港為米穀集散地之事不假。
鹿港於1784年由清朝官方設為港口,由於與外國人接觸頻繁,外國人以威妥瑪拼音把鹿港譯寫為Lukang,2003年地名譯寫原則頒布後,被違反「名從主人」慣例、強制變更採通用拼音譯作Lugang,2011年6月16日內政部教育部同意將鹿港的英譯改回「Lukang」,淡水區(Tamsui)與鹿港鎮(Lukang)成為全台首先恢復威妥瑪拼音譯名的鄉鎮市區級。

鹿港位於台灣西海岸的中點。清治時期以前,港闊水深,距離中國大陸沿岸最近,因此自然成為一個繁榮的商業港口城市。早期泉州三邑人佔80%。西元1784年,鹿港與福建蚶江正式設口開渡,從此開始鹿港的黃金時代。1785年1845年之間是鹿港的全盛時期,在當時是僅次於府城臺南的全島第二大城,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語琅琅上口,迄今不墜。

當時鹿港設有八大商業組織,稱鹿港八郊,分別為:泉郊金長順、廈郊金振順、南郊金進益、��郊金長興、油郊金洪福、糖郊金永興、布郊金振萬以及染郊金合順。
後因港口的泥沙淤積、縱貫線鐵路未經過,此後鹿港迅速沒落。人民出外謀生,人稱鹿僑。但沒落反而意外保留更多古老建築,舊城區也比日後一再進行都市改正的臺南市臺北市完整。

然而,民間常有日治時期地方士紳反對鐵路經過導致沒落之都會傳奇,甚至近年的縣市政府亦採此說,但亦有反對觀點認為日治初期進行高壓統治,人民不可能反抗。其次,據台灣總督府編纂之《台灣鐵道史》中,縱貫線在臺中以南原訂經過南投街(今南投市),但考量彰化平原物產豐富,鐵路遂西移經過彰化街(今彰化市),從未有經過鹿港市區之規畫。
此外,日治後,鹿港仍成功開辦2條兼辦客運的糖業鐵路。分別為新高製糖株式會社至彰化,及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溪湖員林,並各自有車站。戰後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接收製糖會社,將兩座鹿港車站合併直至西元1970年代結束客運業務。其中位在打鐵厝農場的新高製糖株式會社之車站台糖業已拆除,而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的車站就地重建,現已整建為鹿港南區旅遊服務中心。鹿港鎮於2012年成功舉辦臺灣燈會

台灣命名為龍山寺的寺廟共有五座,皆是由福建泉州府晉江縣龍山寺所分香來台供奉。鹿港龍山寺創立年代已不可考,傳說約為明永曆年間(西元1646-1661年),始有文獻紀錄是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遷於現止。鹿港龍山寺的主祀神祇為觀世音菩薩,每年農曆的二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誕辰,寺內皆會舉行隆重且盛大的慶典。龍山寺歷史悠久,經過多次的局部與整體的修建,公認為台灣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建築,有許多工藝精湛的雕刻與繪畫以及精細結構的藻井等,並且擁有許多古匾與修築石碑記,為國家一級古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