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寮」之名始於戰後的光復時期之時,而「剝皮寮」的地名由來有爭議,其來源有二說,根據《台北市志》:「艋舺有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北皮寮後有一詞應是殺牲製革所在,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枕、鼓。」意即剝獸皮而得名。但根據地方耆老所言,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現鄰近康定路、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該街道約成形於1850年代的台灣清治時期,而台灣日治時期(光復前)實行「市區改正」將原本窄小彎曲的道路拓寬、拉直,自台灣清領時期至今,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除了有歷史背景之外,該街道亦為唐景崧力主台灣民主國,1895年(清光緒21年,永清元年)5月27日發起台灣仕紳遊行的起點。
因為該長約數百公尺的街道從日治時代後期乃至於1945年10月25日之後,都列為老松國小的校地預定地且不能增建改建,因此混合著閩南式及西洋巴洛克式的獨特建築意外被完整保留。2003年8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成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對於剝皮寮古蹟保存再利用。2004年,該街東段部分整修成歷史街道區;緊鄰該國小的西段部分,則於2009年初完成修復。
電影《艋舺》取景的「剝皮寮」老街位於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由於電影賣座,許多影迷,尤以青少年來此朝聖,遊客暴增成為台北市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2015.06中華易經學院研究所所長、台灣禪易畫會會長 蔡豐名藝術家 在 剝皮寮 隨拍. 剝皮寮 目前 有學校 學生成果展,藝術家作品展 ,並吸引海內外遊客來此觀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