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 師生及 貴賓 大合影 此照片 由 潘誠 提供
嶺南畫派及畫風在兩岸書畫界總是佔重要書畫地位,嶺南書畫弟子也散佈各領域自成一格,對保存與推動嶺南水墨發展極具正面價值,且傳承技藝畫風成果更加豐碩。由歐豪年文化基金會主辦,中研院嶺南美術館協辦的【2019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研究生學術研討會,19、20兩日在中研院史研所登場,中研院嶺南美術館榮譽館長歐豪年大師,以主人的身份與會表達對嶺南畫派所肩負起中國傳統水墨藝術推廣的重視,強調中國水墨畫所呈現的藝術自然天成的意境,為大眾所嚮往,值得全面提倡與發展,也讓這樣的研討會主軸內容賦予藝術業界的期待。
台灣禪易齋詩書畫院 院士 、中國翰林書畫院台灣副秘書長 藝術家 丞雨 應邀出席研討會!繪畫是一切智慧的開始。
此次台藝大書畫學系碩博士班楊企霞博士發表「遇合化境-張進勇水墨創作之研究中,藝術的創作乃經由作者內化的情思,透脫外在的形象,具體的呈現思與境偕,神與物遊之境。在老莊思想中,揭示了藝術中「虛」和「實」、「無」和「有」的辯證思維,當「有生於無」,其象己超越感官的認知,須由心靈去體會,用心靈來與對話,於此感映出「象」的無形存在。
張進勇將內在的審美意象,表現與具體的作品中,其經由筆墨的傳達將心中所思加入外現。朱光潛於(談美)中言「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換一種情感就是換一種意象,換一種意象就是換一種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而且這正說明創作者在創作時,經由情感的經營而創作出動人個作品。創作的特質,是自由和無限的相互延伸,藝術的價值在於超脫自然的限制。從有限跨越無限,於有限的存在中,通往無限存在的世界,心所以接物而能遇合化境。創作是一種主觀的價值判斷,藝術之貴不在於物,亦不再於心,而是心物的合一。
文化大學美術學系簡秀凌碩士生發表 顏真卿祭姪文稿之蠡探
祭姪文稿、祭伯文稿、爭坐位帖並稱三稿。
是顏真卿行書的重要代表作,其祭姪文稿是唯一尚存的墨跡!
講評人黃華源教授
黃華源教授 (中)、楊企霞 老師 (左)、相片 世界漢語文學作家協會 台灣主任秘書 、翰林書畫院台灣副秘書長 藝術家 丞雨 提供
中研院嶺南美術館榮譽館長歐豪年大師(中) 蘇峰男 教授(右) 中國藝術協會 理事 、中國翰林書畫院台灣副秘書長 丞雨 藝術家(左)
講評人黃華源教授 (相片: 中國翰林書畫院台灣副秘書長 藝術家丞雨 提供)
台灣禪易齋詩書畫院 院士 、中國翰林書畫院台灣副秘書長 藝術家 丞雨 應邀出席研討會!繪畫是一切智慧的開始。
此次台藝大書畫學系碩博士班楊企霞博士發表「遇合化境-張進勇水墨創作之研究中,藝術的創作乃經由作者內化的情思,透脫外在的形象,具體的呈現思與境偕,神與物遊之境。在老莊思想中,揭示了藝術中「虛」和「實」、「無」和「有」的辯證思維,當「有生於無」,其象己超越感官的認知,須由心靈去體會,用心靈來與對話,於此感映出「象」的無形存在。
張進勇將內在的審美意象,表現與具體的作品中,其經由筆墨的傳達將心中所思加入外現。朱光潛於(談美)中言「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換一種情感就是換一種意象,換一種意象就是換一種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而且這正說明創作者在創作時,經由情感的經營而創作出動人個作品。創作的特質,是自由和無限的相互延伸,藝術的價值在於超脫自然的限制。從有限跨越無限,於有限的存在中,通往無限存在的世界,心所以接物而能遇合化境。創作是一種主觀的價值判斷,藝術之貴不在於物,亦不再於心,而是心物的合一。
文化大學美術學系簡秀凌碩士生發表 顏真卿祭姪文稿之蠡探
祭姪文稿、祭伯文稿、爭坐位帖並稱三稿。
是顏真卿行書的重要代表作,其祭姪文稿是唯一尚存的墨跡!
講評人黃華源教授
黃華源教授 (中)、楊企霞 老師 (左)、相片 世界漢語文學作家協會 台灣主任秘書 、翰林書畫院台灣副秘書長 藝術家 丞雨 提供
中研院嶺南美術館榮譽館長歐豪年大師(中) 蘇峰男 教授(右) 中國藝術協會 理事 、中國翰林書畫院台灣副秘書長 丞雨 藝術家(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